4月9日,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主办,广东省制造业协会、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协办的具身智能产业协同与出海战略交流合作研讨会在深圳举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数码总监兼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黎少斌、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副院长韩龙、无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中心主任吴建华、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朱芳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聚焦技术突破、生态构建和出海战略三大主题,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数码总监兼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黎少斌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下,具身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今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黎少斌详细介绍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方面的成果:"我们已在大湾区完成1400多个智能化项目,自主研发的'天工开物'工业AI应用平台可显著缩短开发周期。目前,我们正重点研发具身智能算法和硬件本体,致力于解决工厂灵巧操作和柔性生产等场景的技术难题。"
在谈及香港的产业优势时,黎少斌指出:"香港传统制造业已成功转型,金属行业升级为医疗设备、汽车零部件等高增值领域服务商,模具行业通过引入工业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从技术追赶到世界领先的跨越。"针对企业出海战略,黎少斌透露:"生产力局将于4月11日正式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市场拓展支持。我们已成功推动近80个东盟市场项目,5月还将组织'沙特阿拉伯商务考察团',助力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研讨会期间,多位行业专家进行了专题分享。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从投资角度分析了具身智能行业的发展机遇;TCL香港研究所总经理俞大海分享了工业装配场景的应用实践;非夕机器人代表探讨了柔性生产的技术创新;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专家介绍了开源数据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
此次研讨会为粤港澳大湾区具身智能产业的协同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与会嘉宾围绕技术产业化路径、创新生态构建和全球化战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推动大湾区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晶报APP